【状况说明】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食管肌肉的张力较低,容易引起扩张,蠕动比较慢,故食物容易淤积。
【解决方法】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喂奶时要讲究方法,不要让宝宝吃奶过快,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每次喂奶后不要立即让宝宝平躺。在大一点,待宝宝胃贲门发育完善后,吐奶现象自然会消失。
【状况说明】1、喂奶前宝宝哭闹或吃奶过急,极易吸入空气,当空气由胃内溢出时,将奶带出而呕吐;婴儿吸吮过久或吸吮无奶,以至吸食过多的空气。
2、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奶嘴孔过大以致奶汁流入太急,或孔过小吸食时间过长,以致吸入过多空气(奶嘴孔的大小以倒置奶瓶时奶慢慢滴出为宜,每瓶奶的喂食时间以不超过10~15分为原则)。
3、配方奶太烫或太冷,配方奶稀释过分或奶粉品牌经常更换。
4、喂奶后就将新生儿放平或过多翻动新生儿。
【解决方法】1、喂奶时注意方法,如果宝宝吃奶急,要适当控制一下,比如奶水流速比较快,妈妈要用手指轻轻夹住乳晕后部,保证奶水缓缓流出;
2、让宝宝含住乳晕,以免吸入过多空气,更要避免宝宝吸空乳头;
3、使用奶瓶时,要让奶汁充满奶嘴,以免宝宝吸入空气;
4、喂奶后不要让宝宝立即平躺,竖着抱宝宝,轻拍其背,直到打嗝,再缓缓放下;
5、喂奶后不要频繁晃动宝宝。
【状况说明】通常婴儿4~5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到完全不吃母乳为止需要几个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一种新食物的给予,应让宝宝逐步适应。否则,宝宝也会因强行喂食或不易接受新食物而呕吐。
【解决方法】循序渐进的为宝宝添加辅食,不能急于求成,应遵循,由少到多,有稀到稠,由淡到浓的原则。
【状况说明】造成新生儿病理性吐奶临床常见病因有:
1、羊水吸入。新生儿大量吸入羊水,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常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呕吐,吐清水、黏液或带少量血性液体,但一般情况良好。
2、幽门痉挛。新生儿时期由于幽门功能暂时失调,常在喂奶后不久出现喷射状呕吐,临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块,时好时坏。
3、新生儿便秘。新生儿一般出生后10小时内开始排出胎粪,如果出生后数日排便极少或胎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临床也可出现腹胀、吐奶。
4、感染因素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消化道感染、中耳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
5、肠套叠和肠蛔虫症。
6、消化道畸形,有5种情况。第一,食道闭锁。新生儿出生后即发生剧烈的呕吐,吃什么吐什么,常吐出像螃蟹吐的泡沫状液体。第二,幽门肥厚性狭窄。常在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呕吐,进行性加剧,常表现为喷射性呕吐,腹部体检时,可以摸到枣核样的块状物。第三,肠闭锁。出生后1天内常出现持续性呕吐,吐奶后症状常有所缓解,但吃奶后几小时又开始呕吐,吐出物常伴有奶、胆汁和粪便样的液体。第四,肠旋转不良。出生后数日内常出现间隔性呕吐,时轻时重,呕吐物可为奶汁可胆汁。第五,先天性巨结肠。出生后无胎便或有顽固性的便秘,临床常伴有进行性的腹胀、呕吐。
【解决方法】对婴儿时期的呕吐,了解病史、生产史、喂养史以及其他伴发症状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应该注意观察婴儿的腹部有无胃型、肠型、腹部肿块及仔细检查肛门。对早期频繁呕吐者,明确诊断前应先禁食,一旦发生呕吐,应取侧卧位,以避免窒息的发生,同时立即转小儿外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