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喂养不当。长期摄食不足如母乳不足又未能及早添加辅食;人工喂养者食物的质和量未能满足需要,如乳类稀释过度或单纯用淀粉类食品喂哺;突然断奶婴儿不能适应新的食品等。
2、饮食习惯不良。饮食不定时偏食反刍习惯或神经呕吐等。
3、疾病因素。疾病影响食欲,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增加机体的消耗。
易引起营养不良的常见疾病有:迁延性婴儿腹泻、慢性肠炎或痢疾各种酶缺乏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肠寄生虫病、结核病、麻疹、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某些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或贲门松弛等)和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均可致喂养困难:某些遗传性代谢障碍和免疫缺陷病也可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早产和双胎易引起营养不良;宫内感染孕母疾病或营养低下胎盘,和脐带结构与功能异常均可导致胎儿营养不足和宫内生长阻滞为婴儿营养不良的先决条件。
营养不良是由于热量或蛋白质不足而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婴幼儿期。1岁以后的幼儿,生长发育的速度虽较婴儿期减慢,但仍相当迅速,如断奶后未及时补充充足的营养,就会导致幼儿生长缓慢、停止以及营养不良。研究发现,1-4岁的幼儿是各年龄段儿童中最易得营养不良症的。
营养不良病儿多半表现为逐渐消瘦,体重减轻,身高增长缓慢,但也有部分小儿因主要为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多见于面部、下肢,严重者可全身浮肿,而体重减轻不显著。营养不良小儿大多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不喜欢活动,食欲低下。也有一些以消瘦为主的病儿表现为烦躁不安,时时哭吵,精神紧张,睡眠短暂。
孩子一旦发生营养不良应该及早诊断,早治疗效果较好。首先要找到病因,既按病因治疗,又要治疗有关的疾病与并发症。护理与饮食疗法是极为重要的,营养物质既要符合需要又要适合其消化能力,食物种类不宜变换过快,应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添加,保证一切食物要新鲜和清洁,要耐心地喂。
注意皮肤及口腔清洁护理,也要注意护理眼部。一旦有眼部干燥(维生素A缺乏)应及时治疗,因为发展下去是可以致盲的。另外要保温,防止受凉及呼吸道感染,安排好生活规律,定期测体重以观察增长情况,重症的营养不良最好住院治疗。
1、长期营养不良的孩子大多又矮又瘦小,对外界反应迟钝,不喜欢活动,很少与人交往,头发枯黄稀疏,皮肤干皱,口角发炎,舌苔光剥,四肢清冷,体温偏低,经常发生各种感染炎症。家长如果注意观察,不难早期发现孩子营养不良的情况,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2、母乳是小儿最完善的食品,提倡母乳喂养,注意喂养方法,按年龄及时添加辅食,掌握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的原则。1岁左右断乳,给予易于消化而具有营养的食品。
3、注意户外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4、按原有之饮食逐渐增加。每次增加之量不可过多;如有消化不良症状出现,应酌量减量。
5、注意质、量之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