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一般来说,体温低于36度视为体温过低。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并且皮下脂肪较薄容易散热,因此很容易出现体温过低现象。体温过低的幼儿一般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往往哭声低微,不肯吃奶,皮肤冰凉,血糖含量过低,皮下脂肪往往出现肿块等。体温过低的幼儿如得不到及时的料理会导致身体虚弱,抵抗力差,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所以,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宝宝体温过低,一定要采取措施来提高体温或寻求医生的帮助。一般来说,提高体温有两种方法,我们应该结合起来使用。
1、注意保暖:室温不应该低于20度,一定要给宝宝穿厚暖的衣服,应有棉斗笠,最好再在棉斗笠外放置一个或数个热水袋进行保暖.在给宝宝换衣服时更要特别注意。
2、注意加强营养:适当补充葡萄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增强宝宝的抗寒能力,有利于体温的回升。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奏效,宝宝的体温还是过低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查明体温过低的原因,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体温超过37℃,也会以为孩子发低烧,于是带孩子到医院,要求医生给孩子做检查,但结果却一切正常。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孩子的体温易于波动。感染、环境以及运动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孩子的体温发生变化。孩子体温的升高不一定就是异常,也就是说,体温的升高不一定就是发热。若有短暂的体温波动,但全身状况良好,又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家长就不应认为孩子在发烧。这位咨询的母亲就是把孩子在哭闹、吃奶后正常的体温升高误认为发烧了。
其实,就像我们大人在运动后体温会有所升高一样,小儿哭闹、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动后,体温也会升高。一般情况下,体温不会升得太高,多为 37.5℃~38.0℃之间。体温升高是由于哭闹、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动导致肌肉产生了更多的热量。这些原因导致的体温升高,在运动结束后会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说,不能只根据体温作为确定异常的指标。遇到这些情况时,家长可继续观察孩子体温的变化,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细心的妈妈有时用手触摸孩子,觉得孩子身体挺烫的。如果孩子吃奶后或哭闹后体温稍高,这种情况可以在孩子安静时或睡眠后再测体温。
物理降温方法:①头部及血管丰富处冷敷:用冷毛巾及冰帽放于患者头部,同时,也可将冰袋放于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②酒精或温水擦浴:用30%~50%酒精或32℃~34℃ 温水,擦浴患者颈、胸、腋下、上肢、手心、手背、腹股沟、下肢及脚心、脚背等部位。每次 15~30分钟,以促进机体蒸发散热。
药物降温方法:①柴胡注射液4毫升或安痛定2毫升肌注,临床多用于高热的临时处理;② 消炎痛栓:1/4~1/2枚,放入肛内;③阿司匹林0.3~0.6克,每日3次,哮喘患者及有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患者禁用;④扑热息痛:0.25~0.5克,每日3次,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
因药物降温是通过全身大量出汗而达到降温目的,所以应缓慢进行,不宜太快过强,以免汗出过多引起虚脱和血压下降,尤以老年患者心功能较差时为甚。若汗出过多,发生虚脱情况,轻者可自行喝淡盐水或糖水,重者应立即输液,补充电解质(尤其是钾),以维持体液平衡。
发烧是儿童的常见症状之一,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发烧,它是患病时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孩子发烧时的饮食护理十分重要。正常情况下,儿童消耗的水分就比成人多,发烧时更加明显,在服药退热的过程中,更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及盐分,使尿量减少,影响体内毒素的排出。因此,发烧的小儿首先应供给充足的水分,其次要补充各种营养物质。
半岁以内的婴儿,如果原来采用母乳喂养,应该继续。母乳易于消化,能保证营养需求,而且其中含水量达87%,可以补充水分。若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喂稀释的脱脂奶,即2份或3份奶加1份水(2:1或3:1),摄入量可与平时相等。此时,虽然婴儿实际吃下去的奶量有所减少,但补充了水分,更利于消化、吸收。发烧时以饮白开水为好,也可以适当兑些鲜水果汁,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C。饮水量以保持正常尿量及口唇滋润为度,不必过多。
稍大孩子发烧时的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常用的流质有牛奶、米汤、绿豆汤、少油的荤汤及各种鲜果汁等。夏季喝些绿豆汤(加少量糖),既清凉解暑又有利于补充水分。发烧伴有腹泻、呕吐,但症状较轻的,可以让其少量多次服用自制口服糖盐水。配制比例为500毫升水或米汤中加一平匙糖和半啤酒瓶盖食盐。1岁左右小儿,4小时内可服500毫升。同时还可适当进食一些补充电解质的食物,比如柑橘、香蕉等水果(含钾、钠较多),奶类与豆浆等(含钙丰富),米汤或面食(含镁较多)。症状较重者,应暂时禁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请医生诊治。
孩子体温下降,食欲好转时,可改半流质饮食,如藕粉、代乳粉、粥、鸡蛋羹、面片汤等。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少量多餐。不必盲目忌口,以防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伴有咳嗽、多痰的小儿,由于不会咯痰,往往咽到胃里,剧烈咳嗽还会引起胃部不适,若进食过多,容易出现呕吐。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不宜让孩子过量进食,不宜吃海鲜或过咸、过油腻的菜肴,以防引起过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状。
以下几款饮食对孩子发烧有辅助食疗的功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①蔗浆粥:将青色新鲜甘蔗洗净后榨汁100毫升,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每天分2-3次食用。②西瓜汁:新鲜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频服。如发烧时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③麦冬粥:麦冬30克,煎汤取汁。用粳米100克,煮半熟时加入麦冬汁及冰糖适量,同煮成药粥,早晚服食。④荷叶粥: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煮汤500毫升左右,用滤出的荷叶水加粳米100克、白砂糖适量煮粥,每天早晚食用。
最后要强调的是,对发烧时食欲不振的孩子,千万不要勉强其进食,应顺其自然,待有饥饿感时再吃,但不要断水,要注意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