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生至一岁患儿的临床表现
症状并不明显,此时患儿还没有开始行走,往往难以引起家长和医务人员的注意,但如果发现有下列体征者,应引起密切注意并高度怀疑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可能。
(1)一侧下肢活动少,蹬踩力量低于另一侧。
(2)双侧大腿内侧皮肤绞折不对称,患侧皮纹较健侧深陷。
(3)在为患儿更换尿布或洗澡时,在髋关节部位可闻弹响声。
(4)下肢伸直位或屈髋位,髋关节外屉受限。Ortolani试验及Barlow征阳性。检查方法为检查者双手握住患儿双下肢,拇指放在大腿内侧,其他手指放在股骨大粗隆处。首先要保持双髓、膝关节屈曲90°,然后轻轻外展双髋关节,并用手指向前方推顶股骨大粗隆,此时,检查者可感到股骨头滑入髓日内时的弹动声音,即为Ortolani试验阳性。
Barlow征与Ortotani试验操作相反,检查者被动使双髋关节内收且用拇指向后方推压股骨大粗隆,此时检查者可感到另一个弹动声音,说明股骨头从髋臼中滑出去,即为Barlow征阳性。这二项体征是在一次检查中同时完成的,并且要反复做几次。在操作时,动作要求轻柔,切勿强力推压,最好是在患儿熟睡时进行。
这二项体征,在新生儿期最为可靠典型,因为刚出生的罂儿肌张力较低,易引出这项体征。当年龄大时,患儿肌张力已增强,在检查时肌肉下能松弛,很难引出典型体征。因此,上述体征只适应新生儿期的检查,超过8个月者即使检查阴性也不能排除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5)Albo征
双髋、双膝关节各屈曲90°,两腿并拢,双足跟对齐,患侧膝平面低于健侧。
(6)X线片所见
这一年龄组的患儿,特别是新生儿的髋关节尚未完全骨化,软骨成分较多。因此。在髋关节的X线片卜,不能全部反映出髋臼与股骨头之间的关系,在确定是否有髋关节脱位时应注意测量下述变化。
1)髋臼指数(也称髋臼角),如大于 30°应怀疑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髋臼发育不良。测量方法:在双髋关节平位X线片上,通过双侧髋臼Y”形软骨顶点画一直线并加以延长,再从Y”形软骨顶点向骨性髋臼顶部外侧上缘最突出点连一直线,此线与骨盆水干线的来角即为髋臼角或髋臼指数,正常应小于30°。
2)测量股臂近端干骺端中点与骨盆水干线(H线)及髋臼底的距离(0线)。在这一年龄组,正常者H线不超过1cm,0线不超过12cm。
3)Perkin方格,正常髋关节,股骨上端干骺端的鸟嘴状突起应在内下象限内。
4)Shenton线中断:沿闭孔上缘划线并向外侧延伸与股骨颈下缘相连,正常髋关节呈一连续性弧线,如该线中断随明股骨头上移。
2、行走之后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临床表现
(1)步态跛(单侧髋脱位)或擂摆,即所谓鸭步”(双侧髋脱位)。
(2)臀部扁而宽,股骨大粗隆突出,如为双侧脱位,表现为会阴部增宽,臀部后耸,腰前突增大,腰部突出。
(3)触诊可见脱位侧股三角空虚而凹陷,股动脉搏动减弱,髋关节外展受限,内收肌紧张。
(4)检查者一只手放在患侧股骨上端大粗隆处,另一手被动旋转患侧,可以感到脱位的股骨头滑动。
(5)Allis征及望远镜(Telescoping)阳性。
(6)(Trendelenburg)征阳性,患儿用脱臼侧单腿站立,对侧骨盆下降,因髓外展肌力量较弱,而正常侧单腿站立时,对侧骨盆保持稍抬高位,即阴性。
(7)绝大多数患儿没有髋部痛症状,只是主诉髋部疲劳无力,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有一部分患儿主诉髋部和下腰部疼痛。患侧肢体轻度肌肉萎缩,骨盆倾斜,脊柱侧弯。
(8)X线片所见
股骨头脱出髋臼,根据脱位股骨头与髋臼关系,可分为臼上方脱位及臼后上方脱位。前者一般在髋臼上方髂骨上形成继发骨性凹陷,称为假髋臼”,后者则不明显。根据股骨上移高度不同可分为高、中、低或I、Ⅱ、Ⅲ度脱位。髋臼指数(髋臼角)大于30°,股骨颈干角大于135°。骨性髋臼上半部失去正常的弧形(拱形)结构,变为斜坡状,股骨头骨骺发育落后于健侧,坐耻骨弓联结慢于健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