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的因素是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并不能使用胰岛素,那是因为有些人对胰岛素是有抵抗的。那么,什么原因才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呢?
1、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把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更是贯穿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主线,是连结它们的纽带,为这些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2、其中同样的而原因有:
(1)吸烟增加危险,吸烟能导致高胰岛素血症,从而增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2)口服降糖药物的选择,糖尿病刚一诊断,就应该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胰岛素抵抗。
3、如果单独使用胰岛素增敏剂不能有效地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就要考虑联合用药。
4、还有很多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有些是外因有些事内因,无论是什么,只要我们有恒心,能坚持饮食和运动的治疗,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再也不用怕糖尿病了。
5、高血糖的患者一旦对胰岛素发生抗体,那就面对着只能靠饮食,运动等来控制血糖了。
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是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黏、高尿酸、高血压、高体重等多种代谢紊乱聚集在同一个体内的现象,其临床表现有高血糖症、高胰岛素血症、血脂紊乱(血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超过25)、高血压等。
传统的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主要包括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高血压、脂质异常和心血管疾病,但随着对本综合征的深入研究,目前其组成成分不断扩大,现除上述成分以外,还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或高胰岛素原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增高、高尿酸血症、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微量白蛋白尿和炎症(血CRP、IL-6和金属蛋白酶-9等增高)等。
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
1、肥胖(向心性肥胖,即腹型肥胖);
2、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和/或糖耐量降低;
3、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减退;
4、动脉粥样硬化;
5、凝血功能异常;
6、高尿酸血症。
胰岛素敏感性存在生理变异,在同一个体不同组织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时间与程度不同,糖皮质激素和泌乳激素、性激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雄性激素的生理神经内分泌节律与每天的胰岛素敏感性变异有关。胰岛素的作用夜间下降27%,老年人胰岛素外周敏感性下降,在健康人,胰岛素敏感性没有季节性的变化,在一定时间内变化范围很小,个体之间和个体本身的变化也小,2型糖尿病个体与体重相当的没有2型糖尿病者比较测量胰岛素抵抗偏高。评价胰岛素抵抗的手段与指标均与糖代谢有关。
1、采用空腹血糖与血浆胰岛素估计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述方法不能用于个体胰岛素抵抗状态的评估,可用于群体研究。
(1)FINS/FPG,INSlh/PGlh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等。
(2)稳态模型法:Homa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FPG/22.5。
(3)1/(Fins×FPG),与经典钳夹法比较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反映个体对胰岛素介导糖代谢的敏感性,是群体研究中较为实用有效的指标。
2、通过外加负荷检测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实验。
(1)钳夹技术(包括高血糖钳夹技术、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是目前检测胰岛素敏感性的金标准。可用于判断个体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2)最小模型法:取血繁琐、耗时、应用推广受到限制。可用于判断个体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3、临床上可使用六种参数——高血压、腰臀比、甘油三酯和HDL胆固醇水平、2型糖尿病的家族史、血糖控制情况简单估计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的存在。
一、更换胰岛素剂型。换用高纯度胰岛素或人胰岛素二、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大多数有较高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患者疗效较好。可用强的松40到80毫克/日或其他相当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几日后胰岛需要量就会减少。有效后强的松可逐渐减少5到10毫克/日,作为维持量,用胰岛素抵抗未得以控制,须停用。
三、加服降糖药,磺脲类以及双胍类药物均可选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用基因工程合成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用动物胰岛素治疗,可能会诱导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而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用量明显增加。此时只要更换人为胰岛素就可以恢复胰岛素的作用。
目前将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多种疾病的组合,统称为代谢综合征”或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认为胰岛素抵抗是促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原因。如果要控制好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就必须消除胰岛素抵抗。两个月以后效果更好,所以它的作用是逐步增强的。
饮食中我们要注意每天摄入的能量有多少,要保证不能每天摄入过多而使体重增加。另外要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改善。三大营养要素比例要适当。所谓三大营养要素,即碳水化物、蛋白质、脂肪。这三样东西都要有比例。有些糖尿病人认为血糖高了,不吃饭就可以了,其实不行,因为即使不吃饭,体内仍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它们也可以转变成血糖。所以血糖和蛋白质、脂肪之间要保持平衡,并根据需要,决定每天摄入多少能量。
摄入食物的种类和量影响胰岛素的效应。低热卡饮食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肥胖患者更是如此。要注意每天摄入的能量有多少,既要保证机体需要的营养又不因摄入过多而使得体重增加。在肥胖的人群中控制热量的摄入可以减轻体重,从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饮食中要注意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比例适当,应避免过多的进食糖及含糖食物(特别是果糖类),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膳食纤维食物,应少食多餐而不是暴饮暴食。减少食物中的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动物来源的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快餐食品、爆米花等常含有此类脂肪酸),对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利。
一般原发性或遗传性胰岛素抵抗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一些具有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高危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一级亲属、有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和出生时低体重儿或存在宫内营养不良史的人群,尤应注意在其后天生命过程中避免肥胖,以尽可能预防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对已表现为胰岛素抵抗的人群,应根据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减轻导致或加重胰岛素抵抗的因素,同时对个体所具有的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进行个体化治疗。一般来讲,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为基础,全面防治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的防治措施如下。
首先注意饮食控制、运动疗法、作息调整等,同时要维持正常血压、降低血糖,纠正血脂紊乱;另外则是小剂量肠溶阿斯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按疗程口服罗格列酮钠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罗格列酮钠(商品名:太罗)是最新的一种胰岛素增敏剂,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不仅在于它的降糖作用,更重要的在于它减轻胰岛素抵抗,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其次则是中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和改善整体素质。有人认为对基于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
1、降糖药(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
2、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钠(商品名:太罗)等;
3、中药。这种联合、长期、全面的用药可以降低血糖、保护胰岛功能、改善体内代谢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从而达到全面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