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儿童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小儿糖尿病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与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有关。自身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系统缺陷、年龄等,外界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生活方式不当等。

与Ⅰ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Ⅰ型糖尿病患儿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胰腺结构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遗传因素:Ⅰ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亲属患有糖尿病,那么小儿比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易患上此病。

病毒感染:Ⅰ型糖尿病患儿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Ⅰ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

与Ⅱ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遗传特性Ⅱ型糖尿病比Ⅰ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Ⅰ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Ⅱ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Ⅱ型糖尿病。

肥胖: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Ⅱ型糖尿病。

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

由遗传导致的小儿糖尿病难以避免,但家长应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小儿应生活方式不当而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小儿患糖尿病后,在早期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当病情持续恶化,小儿体内的90%的胰岛素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糖尿病的临床症状。

糖尿患儿由于机体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自身消耗过多,虽然多食但仍然消瘦。这些孩子除有多尿、多饮、多食外,还伴有消瘦症,即三多一少。而成人糖尿病虽有三多症状,但很少有消瘦。由于遗尿症在幼儿年龄阶段相当普遍,因此很可能被家长忽视。小儿遗尿症专科门诊对尿床的患儿必作尿液常规检查,为的就是筛除隐藏在遗尿症中的幼儿糖尿病。

小儿糖尿病起病急,一般在3个月内可被确诊。在小儿患糖尿病后约半数的孩子以酮症酸中毒为表现,而且年龄越小酮症酸中毒的症状越重。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及神智模糊、嗜睡,甚至完全昏迷等,三多一少症状反而被忽略。同时有脱水、酸中毒。酸中毒严重时出现呼吸深长、节律不正。呼吸带有酮味。

当糖尿病患儿出现昏迷时应区别以下几种情况:

1、低血糖昏迷:因胰岛素注射过量引起,表现饥饿感,面苍白,冷汗,昏迷,抽搐,血糖明显下降。

2、症酸中毒昏迷: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尤多见于年幼儿,可为糖尿病的起病症状,也可见于胰岛素用量不足、或继发于感染、外伤,表现厌食、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脱水酸中毒,血糖高,血ph下降,血hco3-下降,血酮体可>200mg/dl,血清钠及氯离子均低,输液后血清钾也降低,尿酮体强阳性。

3、高渗性昏迷:血糖极高、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但尿酮体阴性。

小儿糖尿病各年龄段的孩子均可发病,从刚出生3个月的额婴儿,到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尤其以5-7岁年龄段的儿童较为多见。家长要避免孩子养成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一旦孩子出现了糖尿病症状,则需要立即就医治疗。

儿童糖尿病治疗

小儿糖尿病和普通糖尿病一样,是一种长期性疾病,只能通过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正确的饮食习惯对病情加以控制。

在治疗上,首先要严格控制饮食。这一点与成人糖尿病一样。患儿要按照医生规定的饮食要求,定时定量进餐,包括主食、副食(蛋、肉等)、零食等,以控制进食后血糖过分升高。

小儿糖尿病治疗目的是消除糖尿病症状,避免或减少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产生,维持儿童正常生长和性发育,解除患儿心理障碍和防止中晚期并发症出现。在药物应用上,小儿糖尿病以注射胰岛素为主。注射时间放在进食前15-30分钟,注射量按照医生嘱咐调整。

一般来说,医生要根据患儿前一些日子注射的胰岛素剂量、每天的饮食、尿糖情况,制定出这几天的胰岛素注射剂量和饮食要求。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记好患儿每天的饮食情况、每次的胰岛素注射量和注射前患儿的尿糖情况,定期到医院复查,将这些记录提供给医生,以便进一步指导治疗。

由于小儿糖尿病是一种终生伴随的疾病,它的治疗是长期的,所以应有计划地在胳膊、大腿、臀部、腹部等处交替注射胰岛素。若固定一处注射,时间久了会出现皮下硬结、凹陷,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影响治疗效果。

病情控制后,糖尿患儿和健康儿童一样,可以上学、参加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等)。运动对糖尿患儿有益处,但在运动前应适当加食,避免发生低血糖。一旦出现心慌、头晕、出冷汗或颤抖等低血糖情况,要立即进食或饮淡糖水。

儿童糖尿病检查

为了明确糖尿病患儿的病情,在治疗前需要先对糖尿病患儿进行身体检查。糖尿病的检查一般通过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进行,也可以通过胸片、B超、心电图等观察患儿身体情况。

1、血液检查:

血糖测定:血糖测定以静脉血浆(或血清)葡萄糖为标准。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正常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空腹血糖6.1-6.9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值>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糖耐量试验不作为临床糖尿病诊断的常规手段。

血浆C肽测定:C肽测定可反映内源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不受外来胰岛素注射影响。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儿童1型糖尿病时C肽值明显低下。

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代表血糖的真糖部分,可反映近2个月血糖平均浓度,是判断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情况的客观指标,与糖尿病微血管及神经并发症有一定的相关性。正常人HBAlc<6%,HBAlc维持在6%-7%,表示控制良好,糖尿病并发症不发生或已发生但不进展,HBAlc8%-9%时为控制尚可;HBA1c11%-13%为控制较差,糖尿病并发症显著增加。因此,美国糖尿病学会要求糖尿病的患儿HBAlc控制在7%以内。

2、尿液检查:

糖尿:重症病例治前经常有糖尿,但早期轻症仅见于餐后或有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不少久病者由于肾糖阈升高,虽有高血糖而无糖尿。尿糖可自微量至10g%以上,一般在0.5%-5g%左右,偶可达15g%以上,每日失糖可自微量至数百克。一般而论,在定量饮食条件下失糖量与病情轻重成正比,与血糖高度亦有关系。

决定有无糖尿及尿糖量的因素有三:血糖浓度,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回吸收葡萄糖率。正常人肾糖阈为160-180mg/dl;如菊糖清除率为125ml/min,肾小管能回吸收肾小球滤液中葡萄糖250-300mg/min,故血糖正常时尿中无糖。但不少晚期病者由于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硬化症等病变,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肾小管回吸收糖的功能相对尚好时,则血糖浓度虽高而无糖尿,临床上称为肾糖阈增高。反之如肾小管再吸收糖的功能降至120mg/min以下,则血糖浓度虽在100mg/dl左右仍可有糖尿,临床上称为肾糖阈降低,见于肾性糖尿,为本病重要鉴别诊断之一。

蛋白尿:一般无并发症病者阴性或偶有白蛋白尿,低于29mg/d或20μg/min,白蛋白尿排泄率在30mg-300mg/d,时称微量白蛋白尿,表明患儿已有早期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排泄率>300mg/d时,称临床或大量白蛋白尿,常规尿检可出现蛋白尿,此时病变已非早期,随病变发展尿蛋白量较多,可达0.5g%(约相当于4+),每日丢失蛋白质在3g以上(正常人<30mg/d),常引起严重低蛋白血症和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心力衰竭者亦常有少量蛋白尿,有时于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伴循环衰竭者或休克失水严重影响肾循环时亦可出现蛋白尿。

酮尿:见于重症或饮食失调伴酮症酸中毒时,也可因感染、高热等进食很少(饥饿性酮症)。

管型尿:往往与大量蛋白尿同时发现,多见于弥漫型肾小球硬化症,大都属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

镜下血尿及其他:偶见於伴高血压、肾小球硬化症、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肾乳头炎伴坏死或心力衰竭等病例中。有大量白细胞者常提示有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往往比非糖尿病者为多见。有肾乳头坏死者有时可排出肾乳头坏死组织,为诊断该病的有力佐证。

3、其它检查: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测定:糖尿病发病早期,有89.5%病儿ICA,GAD抗体阳性,晚期只有54.3%阳性,GAD比ICA敏感。疾病初期上述抗体大多可呈阳性,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细胞破坏日益加重,滴度可逐渐下降,待β细胞全部破坏,抗体消失。

物理检查:可做胸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

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糖尿病检查。一旦确诊病情,则需咨询医生意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和营养师协商制定患儿的饮食计划。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

要控制小儿糖尿病病情,家长需要安排好患儿的饮食,要在限制糖分摄入的基础上,极可能为孩子提供充足丰富的营养,满足孩子的生长发育需求。

小儿糖尿病饮食原则:

1、限制摄入只含有糖分的食物:糖果和糖饮料;

2、坚持一个规整的进食正餐和副餐的时间表;

3、准确计算孩子摄入的营养量。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能像成人一样严格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要将热量尺度适当放宽。可以限制食品种类,比如甜食、脂肪过多的食物不要吃。一般来说,身体较瘦的孩子一天可以摄入的热卡量为1000+(年龄-1)×100,较胖的孩子为1000+(年龄-1)×80。不同食物的热量有参照数据,家长可以根据数据选择。

小儿糖尿病饮食宜忌

宜:微量元素锌和铬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因此,多吃一点鲜酵母、蘑菇和糙米等富含锌和铬的食物,对糖尿病患儿也很有益。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

忌: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不宜多吃: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过量吸取。

糖尿病患儿的饮食应随孩子身体变化而不断调整。家长可以定期带孩子检查身体,并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协商,制定出适合孩子生长发育以及能控制病情的饮食计划。家长还需教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不要因一时口快而进食了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食物。

儿童糖尿病不能吃什么

1、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2、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

3、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4、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过量吸取;

5、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如炼乳、蜜饯;

糖尿病人饮食禁忌:

1、不适宜吃精粮;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猪皮、猪肠;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水果土豆、芋头、 甘薯、藕、淀粉、荸荠等。

2、烹饪方式最好是清炖、水煮,凉拌等,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3、忌辛辣;戒烟限酒。

儿童糖尿病应该注意什么

饮食——防止血糖坐“滑梯”

糖尿病患儿的血糖值就好像坐滑梯一样容易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忽高忽低。贪吃,偏食,血糖值容易升高;缺乏自制力,运动过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家长应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平衡膳食计划,坚持实行。

建议:

1、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详细记载进食情况。

2、要求患儿随身携带食物,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即进行加餐。

3、放宽对主食的限制,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

运动——让胰岛素更敏感

运动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体重,缓解轻、中度高血压,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情况和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糖尿病患儿的生长发育更能起到辅助作用。行走、慢跑、爬楼梯、游泳、跳舞、骑车等有氧运动都对孩子有益。

建议:

1、患儿每天运动锻炼两次,运动要有规律,强度由低到中,循序渐进。运动以餐后1-3个小时为宜,从10分钟逐渐延长到30分钟左右。

2、运动时可随身携带软饮料、葡萄干等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以备食用。

3、为防止意外,孩子外出运动时应佩带胸卡,写清病情和家长联络方式。

怎样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糖尿病对患儿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不便,因此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由遗传引起的小儿糖尿病,若家族有糖尿病史,家长应及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身体,看是否有病发的风险。针对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小儿糖尿病,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1、新生儿和婴儿早期不吃牛奶。一些研究发现,新生儿喂食牛奶者,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牛奶蛋白刺激儿童产生牛血清抗体有关。根据推测牛血清抗体对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宿主细胞表面蛋白起抗原抗体反应,可诱发I型糖尿病。

2、提倡膳食平衡。无论是何种疾病,好的饮食都起到预防作用,因此专家提倡孩子首先要调节饮食,避免能量的过多摄入。膳食纤维有益于控制血糖,改善脂蛋白构成,因此富含纤维素的天然食品如谷类、水果、蔬菜应该首选。其次,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人尤应注意避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过多。

3、督促孩子积极锻炼身体。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锻炼身体在预防糖尿病中是非常重要的。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让孩子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从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4、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教导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积极锻炼身体,按时作息,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对于预防疾病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共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4-12-10 08:06:21

Related Articles

糖尿病能怀孕吗

糖尿病能怀孕吗 糖尿病是可以怀孕的,不过糖尿病患者妊娠对母儿健康有较大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代谢疾病,妊娠时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并复杂化,使血糖难以控制,母婴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流产.早产.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酮症酸中毒以及新生儿窒息等. 所以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怀孕,应注意: 1.适当控制饮食.摄入过多,不利糖尿病康复:摄入太少,不利胎儿生长发育.所以,应请营养师指定一份食谱,既利于控制孕妇病情,又利于胎儿生长发育. 2.孕期不宜口服降糖药,以免通过胎

糖尿病遗传吗

糖尿病遗传吗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的家属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父母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约有5%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病的机会更少.也就是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情况下,患糖尿病的几率要相对来说高一些,从而说明糖尿病具有遗传性. 但是糖尿病本身并不会遗传,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遗传了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 所以建议大家饮食上注意低糖.低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定义 1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类型,原名胰岛素依懒型糖尿病(IDDM),或是青少年糖尿病.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身体无法生产足够的胰岛素,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从发病开始就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并且是终身使用.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在2009年公布的数据,前世界目前大概有3000万1型糖尿病患者. 1型糖尿病症状 1型糖尿病通常发病较急,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常常因为胰脏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过高,在昏迷送医后才检测出病症.易饿.尿量增加.极度口渴.消瘦.容易虚弱疲累,是1型糖尿

糖尿病孕妇能吃柿子吗

糖尿病孕妇能吃柿子吗?柿子对于孕妇们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水果,但由于其糖份比较高,因此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最好不要吃,但一般的孕妇则是可以吃的,而且对胎儿的发育有帮助哦. 糖尿病孕妇能吃柿子吗 柿子是高糖份水果,因此不适合糖尿病的孕妇吃,但一般的孕妇是可以吃柿子的,而且孕妇吃柿子好处非常多. 孕妇可选择如苹果.樱桃.草莓.桃.橘子等性温平和的水果,但要注意不可过量,一天最好不超过500克.患有糖尿病的孕妇量应减半.吃水果的时间以在两顿正餐之间为宜,既适时补充维生素,也不致妨碍其他营养的摄入. 柿

妊娠期糖尿病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因为高血糖长期存在,易导致体内的各种组织如肾脏.血管等发生损伤和障碍. 妊娠时期发生的糖尿病有两种,其中一种为孕前已经患有糖尿病,妊娠后糖尿病继续存在,称为"妊娠合并糖尿病":另一种为妊娠时期血糖升高而出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近年有不断升高的趋势.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 妊娠期糖尿病会导致孕妇体内的各种器官出现损害或发生功能性的障碍,还会导致胎儿早

妊娠合并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原因 研究表明,年龄.种族.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生育史是造成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1.年龄因素: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Vereellini等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Berkovitz等发现,在孕24周前诊断糖尿病的孕妇中,30岁及以上的孕妇占63.7%,而孕24周以后诊断的仅占45.2%(P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 妊娠期糖尿病会导致孕妇体内的各种器官出现损害或发生功能性的障碍,还会导致胎儿早产,危害母儿健康.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那么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孕妇要高. 2.胰岛素分泌受限. 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的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

妊娠期糖尿病食谱

妊娠期糖尿病食谱
妊娠期糖尿病的食谱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宜食血糖指数低.高膳食纤维含量.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建议孕妈多吃蔬菜如黄瓜.西红柿.青菜.芹菜等.水果如柚子.猕猴桃.草莓.青苹果.蛋白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牛奶.鱼类等.主食最好选择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燕麦面做成的馒头. 无论吃什么,都需要注意适量,妊娠期糖尿患者应少吃多餐,每天5―6餐适宜. 小编为大家推荐经典妊娠期糖尿病食谱: 经典食谱1 早餐:豆腐脑250克.杂粮馒头50克.水煮鸡蛋一个50克 早点:苏打饼干25克 午餐:盐水河虾100克.木耳炒白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会好吗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发生的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妊娠前就已经诊断的糖尿病合并妊娠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年龄.种族.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生育史等原因会导致妊娠糖尿病.那么妊娠期糖尿病产后会好吗?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会好吗 妊娠中.后期,胎盘分泌多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如胎盘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皮肤醇等,并且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因而容易引起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有很多没有糖尿病史的人在妊娠后发现了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也有很多怀孕前就有糖尿病的人在怀孕后病情不同程度地加重.另外